随笔丨张国庆:墨香情深,携手共绘文学梦

 

于蓉城之隅,金沙路畔,静谧伫立四川老年大学,宛若时光深处的璀璨明珠,熠熠生辉。这里,岁月轻抚过每一砖一瓦,却未留下丝毫苍老之痕,反而在晨曦与暮霭间,流淌着智慧与温情的旋律。

漫步校园,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诗意世界。秋风拂面,花香袭人,老人们或执卷研读,或挥毫泼墨,每一笔、每一划,皆是心灵的低语,是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与向往。

这里,汇聚了一群怀揣文学梦想的老年人,他们来自五湖四海,却因对文字的热爱而相聚一堂。在文学写作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,他们携手并肩,共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篇章。

走进文学写作班,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这里,没有年龄的界限,没有身份的束缚,只有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。同学们相互尊重,相互包容,彼此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。交流时,相互用心聆听对方同学的发言,用真诚的笑容回应每一个善意的眼神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关怀。

在学习过程中,同学们潜心钻研,刻苦好学。课堂上,同学们认真聆听王果老师的讲解,积极参与课下互动讨论,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感悟。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或疑惑时,总会有热心的同学伸出援手,耐心解答,共同攻克难关。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,让文学写作班成为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学习乐园。

以下是一些在文学写作班里发生的感人故事:

故事一:王忠莲的求学与写作之路。王忠莲是文学写作班里的明星学员,尽管已经88岁高龄,但她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坚持。早年,她家庭生活困苦,因重病被母亲抛弃,幸得外婆相救才捡回一条命。后来,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四川医学院,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。在老年大学,她学会了用电脑和手机写作,并积极参与各类征文活动。她的散文《我的求学路》荣获优秀奖,得到了获奖证书和奖金。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学员,让大家看到了坚持与努力的力量。

故事二:蔡坤一的写作激情与人生感悟。蔡坤一也是文学写作班里的一位杰出学员。多年来,她热爱写作,但苦于没有指导,身边也没有爱好写作的朋友。进入老年大学后,她的写作激情被彻底激发出来。她写出了多篇回忆知青生活的散文,如《青春遗落的小山村》,以及写家史的《五姨妈与“志古堂”》等佳作。这些作品不仅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,还在报纸上发表,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蔡坤一通过文字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感悟,传递着正能量。

故事三:何文是一位热爱旅行的知识女性。她的脚步遍及世界许多角落。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,从炎热的沙漠到寒冷的极地,她用脚步丈量着这个世界的广阔与深邃。她的旅行不仅是对地理的探索,更是对文化、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。在她的旅游著作《梦回南极北极》中,何文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南北两极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生态。她写道:“在南极的冰川上,我看到了时间的静止;在北极的极光下,我感受到了宇宙的呼吸。”这本书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极地的神秘与美丽,更让人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。

故事四:周晓为是一位擅长用文字捕捉生活细节的文学人。在她的笔下,一台老式缝纫机成为了勤劳持家的中国女性的象征。她写道:“那台缝纫机,是母亲的手,是家的温暖,是岁月的痕迹。”这篇文章通过对一台普通缝纫机的描写,展现了中国女性坚韧不拔、勤劳贤惠的品质,以及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。

除了以上几位学员外,文学写作班里还有许多其他动人的文学故事。有的学员通过文字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;有的学员用诗歌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;还有的学员通过小说创作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与伟大。他们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着五彩斑斓的世界,传递着正能量与温暖。

在文学创作上,同学们更是各展所长,相互借鉴。他们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着生活的点滴与感悟,用文字抒发着内心的情感与追求。无论是散文的细腻温婉,还是诗歌的激情澎湃,亦或是小说的跌宕起伏,都在他们的笔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。他们相互欣赏,相互鼓励,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蜕变。

在王果老师的教学引领下,在文学写作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,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收获了友谊与成长。他们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、互相理解,懂得了潜心学习、共同进步的重要性。这里,成为了他们心灵的港湾,精神的家园。

展望未来,四川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的同学们将继续携手前行,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,投身于文学创作与学习中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愿大家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共同绘制出更加美好的明天!

 

 

首页    幸福校园    随笔丨张国庆:墨香情深,携手共绘文学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