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笔丨钟清兰:新奇的梦•美妙的诗

新奇的梦•美妙的诗
声乐高级一年级5班 钟清兰
阳春三月,草长莺飞!暖暖的春光照进四川老年大学声乐系高级班601教室,学员们正在齐声朗读《梦与诗》:“都是平常经验,都是平常影像,偶然涌到梦中来,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!都是平常情感,都是平常言语,偶然碰到个诗人,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!醉过才知酒浓,爱过才知情重;你不能做我的诗,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。”这首作品出自中国现代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、诗人胡适之手——这位新文化运动引领者、白话文倡导者,曾任北京大学校长,其1920年3月出版的《尝试集》收录了这首《梦与诗》。诗人将“梦”与“诗”这对相对独立的概念置于同一观察维度,“让诗和梦可以相互涉及,却又不能相互代替”,这正是全诗的核心哲思。作为白话文运动的先驱,胡适以直白语言将日常经验化为梦中奇幻,将朴素情感凝为诗意创造。诗中“醉过才知酒浓,爱过才知情重”直指艺术创作与生命体验的共生关系,唯有亲历方能领悟事物真谛;末句“你不能做我的诗,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”,则通过精神世界的差异隐喻,在承认独立性的基底上勾勒出和谐共生的理想图景。全诗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,揭示着生活褶皱里暗藏的诗意,唯有诗人敏锐的洞察力方能叩响这平凡中的非凡。
段晓江老师选择胡适的《梦与诗》作为教学内容,不仅彰显四川老年大学声乐系教师的教学水准,更是对高级班学员提出更高层次的作品赏析要求;同时体现对歌唱技巧、节奏气息、情感注入等方面更为严格的高标准。作曲家晁然为苏轼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谱写的旋律,已让我们领略其音乐节奏的难度与旋律的优美。要将《梦与诗》的三连音唱出柔美感,不仅需规范“搭气”,更要精准把控节奏,找准歌词的逻辑重音与旋律重音——这些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方能掌握。为此,段晓江老师特别精选四首歌曲片段,通过对比训练帮助我们系统掌握《梦与诗》的节奏韵律与旋律走向。
我们在平淡中感受着幸福,在忙碌中享受着美好。有些东西只有经过痛切心扉的切身体验,我们就会发现曾经的经历和拥有是多么的珍贵!

感 谢 阅 读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金沙路42号
欢迎各位老年朋友注册成为学员
初次来校请到报名大厅注册学籍
规定时段内在微信号上选课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