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书香润晚晴 我喜爱的一本书”——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活动学员投稿作品(四)

人生最厚重的一份刊物
——记我与《语文教学》
的些许过往
中国通史一年级二期 李晓蓉
虽已“栉风沐雨”几十载,浏览过一些书刊,且其中不乏名著佳籍,但不知为什么,让我永远“耿耿于怀”的却是一份刊物,创办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刊——《语文教学》(徐中玉主编),她在我内心的阅读储存空间,永远处于C位。
这还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,那也是文革还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,因受父母的政治“问题”牵连,我接受初等教育的资格也被剥夺了,好在家中书柜里还留存有相关书籍以及父亲教学用的参考资料——《语文教学》,这对于我来说,犹如早期的热血青年,为寻找革命真理而得到一本《新青年》一样,她于我虽还是懵懂,但也开始感到苦闷、无助的幼小心灵,投下的一束光。《语文教学》四个核桃大的刊名,字体庄重沉稳,亦不失君子之风的行书体,深深的烙在我脑海。这可能算是我有品质的文化学习的启蒙吧。我从开始的似懂非懂,三心二意到后来的认真努力,克服堕性。因她不是文学作品,虽无故事情节,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手段,但其文章分析、语言结构的学习、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点评,汉字形音意的特点……这一切对于我这个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少年来说,简直是“雪中送炭”,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某些代表作,如《孔雀东南飞》,评讲者(即作者)对照原文用意译加直译的方式,把我这个古文基础为零的小小少年感动得涕泗横流,杜甫的《兵车行》,使我看到了社会的动荡,时局的混乱,战争的频仍给劳苦大众带来的巨大灾难,《春江花月夜》的岁月静好,格律诗的音韵美,绝句的平仄,四言诗(诗经),五言诗(《古诗十九首》),小令(元曲),宋代的话本……。这一系列的知识点,如涓涓细流,滋养了在那个文化沙漠的年代而又求知若渴的少年的心。
到后来,我几乎把这份刊物当成圣经来学习(他人可能感到有点矯情),也由此奠定了我相关的语文知识的基础,虽然不系统,也不完整,甚至零乱,当然好些时候也是似懂非懂,不求甚解,食古不化,还要装着明白的在同龄人面前“摆谱”:“你们有学上,我在家看书也不输给你们”。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失学少年的自尊心的一种方式罢了。
时光荏苒,由于各种原因,无法将此刊物留存(那怕是一期也好),这是一件人生憾事,现在回想起来,在对此感念之余,我还是庆幸能借四川老年大学这方平台,将这一念想记录下来,算是立此存照。
麻辣江湖
全景英语一年级一期2班 刘银海
曾记否,你有多久没有看书、没有买书、没有写作文?
说实话,我去书店看书是有的,偶尔也买,但很少。因为时下的网络太方便,还不怎么花钱。用当下流行的说法,叫做“数智化”。
打开手机,有声有色的信息扑面而来,还有大数据推送的文章,时不时地在你的“公众号”、“发现”图标右上角打上红灯,等待你的阅读。
我就是从网上读了川籍翻译家何雨珈的文章,进而留意到《鱼翅与花椒》(Shark’s Fin and Sichuan Pepper)这本书。去西西弗书店翻了几页,觉得很合我的胃口,便购买了。
龙年2月24日,我从四川老年大学下课出来,看见大门左边一群老头老太围着一排露天糕点摊。等他们转身出来时,多数人手里都拎着一个食品袋。隐隐约约地可以看见袋子里有馒头、花卷或扣肉、烧白,它们拥挤的状态很像早晚高峰期地铁里的上班族。
“民以食为天”,我吃了这么多年的川菜,也读了这本关于川菜的书籍,不妨写点身边的美食美事,并美其名曰“麻辣江湖”。
胭脂萝卜
本来只是几根普通的萝卜,经过川厨的妙手,却转化为脆甜清凉的舌尖美味,不愧是食客们最爱的开胃菜。
有“好吃嘴”戏言,判断一家饭馆的优劣,只要尝尝他们家的泡菜就晓得了。后来我们出门就餐,不管人多人少、菜多菜少,等菜上齐后总要吆喝一句:“老板,来盘泡菜。”
麻婆豆腐
二十年前,汉源县修建水电站,我们几位同事常驻工地当设计代表。按照规定,现场人员必须待满一个月才能回蓉省亲。
某日,几位期满回家的同事相约在途中“乐乐饭店”吃饭。戴着“金宫味精”围裙的老板娘递过菜单。
“哪个老师点菜?”
“豆腐,麻婆豆腐。”
“其他的菜呢?”
“红油鸡片。”
“回锅肉。”
……
不一会,麻婆豆腐和凉菜上桌,同时端来“碗碗饭”(一种单碗蒸煮的米饭)。
刚才点豆腐的小张拿起小勺,舀了两勺豆腐浇在米饭上面。三碗米饭下肚,然后就离席而去。当他从长凳上起身时,我听到了两声轻轻的饱嗝声。
西昌醉虾
透明的玻璃碗内,红的辣椒、绿的香菜与半透明的邛海小虾拌在一起。虾入口中还微微地痉挛,囫囵几口,活虾的生鲜、黄酒的醇香、辣子的辛辣一并迸发出来,强烈地击中了你的味蕾。“生吞活剥”,痛并快乐,这可能是大凉山最硬核的一道菜吧。
羊肉汤锅
会东县的黑山羊肉紧脂低,膻味轻微,汤汁乳白,佐以糊海椒、薄荷、豆腐乳等,风味独具。夹一片带皮肉,抿一口苞谷酒,物我两忘。
如果把四川盆地比喻为一口直径400—500公里的大火锅,那么四川的公路俨然是一条条连接川菜美食的纽带,无论是在车流如织的国道两旁,还是在人迹罕至的高山腹地,总有一家油腻腻的“苍蝇馆子”为你敞开大门,温暖了我们满目荒凉的旅程。

感 谢 阅 读
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金沙路42号
欢迎中老年朋友们注册成为学员
初次来校请到报名大厅注册学籍
规定时段内在微信号上选课报名